霞浦县旅游资源开发历史霞浦县历史悠久。沙江镇小马村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址—黄瓜山贝丘遗址,表明远在三、四千年前就有人类在此活动。晋太康三年(282年)始为温麻县地(县治在今沙江镇古村),属晋安郡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并入原丰县。唐武德六年(623年)置长溪县(县治在今岭尾庵,后迁连江)。元至元二十三年(1286年)升为福宁州。明洪武二年(1369)州改县,属福州府;成化九年(1473)复州。清雍正十二年(1734)改福宁府,增设附郭县霞浦。民国初属闽海道。1949年6月17日解放,隶属福安专区(地区)、宁德地区、宁德市。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复(闽政文[2003]209号),2003年底,霞浦县辖2个街道、6个镇、3个乡、3个民族乡:松城街道、松港街道、三沙镇、牙城镇、溪南镇、沙江镇、下浒镇、长春镇、柏洋乡、北壁乡、海岛乡、盐田畲族乡、水门畲族乡、崇儒畲族乡。霞浦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和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,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,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。明、清时期为了抵御倭寇的侵犯而兴建了许多座古城和古桥,现存城堡和古堡遗址由27处,其中大京古城、吕峡古城、外浒古城、传胪城堡保存较完好;古桥包括慈寿桥、赤岸石桥、通津桥、四门桥等。这些古城堡和古桥不但文物价值高而且观赏性也很高,由战争防御功能转变为旅游功能。霞浦县的宗教文化和畲族民俗文化丰富而具地方鲜明特色,大大小小的寺庙有20多个,其中著名的有始建于南齐永明年间(483年)的建善寺(灵祐法师在此居住并宣讲佛法)、唐太和年间(830年)的七佛城(玉山寺)、建于宋乾德二年(964年)的法华寺、始建于宋天圣年间(1023-1031年)的松山天后宫、清光绪年间的三沙留云洞等。其中建善寺以“八闽古刹”闻名,三沙留云洞有“闽东小普陀”之称。赤岸以人文荟萃名噪古今,又是唐代日本高僧空海大师入唐求法“漂着受难的圣地”。 霞浦县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海、海滩、岛屿、山、川。海滩主要是大京沙滩、高罗沙滩、外浒沙滩、吕峡沙滩、背兜外海沙滩,其中高罗沙滩以碧海、金沙、绿树、奇岛为特色,已得到初步开发。面积较大的岛屿主要是东冲半岛、烽火岛、浮鹰岛、西洋岛、竹江岛、四礵列岛,部分岛屿上留下在两岸对峙时期设置的军事设施、防空洞以及渔民民俗文化,具有良好的开发价值。霞浦的杨家溪、杯溪、罗汉溪各具特色,其中杨家溪人称“海国桃源”,以青山碧水之幽美,潭、濑、滩与花、草、林镶嵌之秀雅,瀑布、峡谷、奇峰、悬崖、异石、怪洞等神工与人文汇聚之胜境,名胜古迹、民间故事、神话传说之神妙而扬名,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区——太姥山名胜区的“山、海、川”三大主景区之一。山岳资源有目海尖、葛洪山、龙首山等,这些山大部分山体植被较茂密,生态保存较好,有些山体还留下了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和摩崖石刻古迹货兼有寺庙,而且多为文物保护单位,如葛洪山为道教炼丹家葛洪修道炼丹名山。这些山体以山为载体,融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古老悠久的人文景观于一体,特别是山体中流传至今的佛、道两教的圣地遗址,是观光、游览、研究宗教建筑和学习宗教艺术的好地方。 (责任编辑:admin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