葛洪山 葛洪山地处霞浦县南部、东冲半岛北端,距县城18公里,是闽东地区唯一有历史记载的道教名山。旅游区属中亚热带海洋性湿润气候,冬暖夏凉,一年四季均适宜旅游,是集旅游、度假、避暑、休闲、运动、悟道于一体的理想风景胜地。地理条件优越,上接赤岸——杨家溪——太姥山风景区,下连高罗、大京、外浒度假区,中通宁德——福州,是霞浦风景旅游线居中重要一环,是闽东“山、海、川、岛”一体化精品工程之一。 葛洪山,位于福建省霞浦县城正南19公里处,东冲半岛北端,东入福宁湾,西靠东吾洋,山势为东西走向,中部主峰海拔605米,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,约在东经120°与北纬26.5°的附近。山下碧海溢彩,滩涂铺金,绿野流丹,是一颗镶嵌在东海之滨的璀璨明珠。山的南北两侧悬崖峭壁,重峦叠嶂、巍峨秀拔、气势雄伟,负势竞上,以葛洪天险、蓬莱仙境著称于世。 葛洪山古称高平山,因其高且第三峰的山岩上有一个“平”字形而得名。东晋道教理论家、医学家、炼丹术家,道教丹鼎派最重要的倡导人葛洪,闻知高平山盛产炼丹丹砂和中草药,不远万里携子侄来到高平山上边修道炼丹,边为民治病,留下了许多的传说,后人为了纪念他,修建了葛洪仙宫,把高平山改名为“葛洪山”。葛洪山缘此得名。 葛洪山岩洞众多,曲折幽深,有海眼洞、马仙娘洞、葛洪洞、风崖洞,紫气洞等1 80多个天然洞府。海眼洞,人称妖魔洞,是一座三石室相连的洞府, 洞深约50米, 洞门隐蔽狭小, 只容一人进出, 洞口向下三米为前石室,连接中间石室,室内有通天眼,有微弱阳光照射,后石室, 四六见方, 高两米、地面干燥平坦,边有过道,相传古时候有鲤鱼精在此修行得道成仙,每年端午佳节当地百姓上山朝拜,祈保一方太平。 葛洪山集道教圣地和自然景观的雄、奇、秀、险于一体,启迪骚人墨客诗兴,留下了许许多多赞美的题咏、宋刺史、诗人韩伯修被葛洪山深厚的道教文化和炼丹术以及自然景观所打动,写下了 “壁立东南第一峰, 问名知道葛仙翁。丹砂灶逼云头近,玉井泉流海眼通……”。清代诗人郑云不畏山高路陡,勇攀迎仙台,诗兴大发,留下了“洪山高耸插云中,万顷波涛浴日红,传是葛仙修炼处,石坪丹灶晓烟通……”的优美诗篇。 ![]() ![]() ![]() |